欢迎访问:六安社会科学网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决策咨询决策咨询

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研究

浏览次数:984   发布时间:2024-12-15

孙邦国(市委党校)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实施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城化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安徽省六安市是合肥都市圈成员,两市地域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是合肥都市圈城市联系紧密、经济互补性强、人文交流密切的重要区域。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2021年,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的战略部署。2022年9月,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六安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抓住合六同城化机遇,面向省会共谋大的项目”。合六同城化也已经被提升为六安市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同城化研究综述及实践

  同城化是我国学者根据国内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出现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提出,深圳和香港应该加强合作,融为一体,在规划、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及居民生活等领域全面实现“同城化”。到了2005年,深圳市政府发布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加强与香港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与香港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这是在国内首次提出同城化概念的文件。因此可以把2005年看成是我国同城化元年,在我国开启了同城化发展新篇章,从此,很多城市陆续走上了同城化的道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同城化和城镇化是相伴相随的。

  从同城化的概念提出来看,我国学术界对同城化的理解存在争议。高秀艳认为同城化是一种旨在打破城市之间传统的行政壁垒,通过资源共享、统筹协作等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的发展策略。桑秋等认为同城化是城市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模式,主要是指相邻城市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过程和现象。王佃利等认为同城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间的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等一体化,从而使生产要素快速流动、有效配置,使居民对原有属地观念的逐步淡化与弱化,以共享同城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最终打造可持续的区域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李铁提出,同城化是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群或都市圈中的相邻城市实现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使要素的流动不受城市距离和体制的约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城市间要素的通达,并实现城市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均等化。综上所述,同城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从同城化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同城化的研究多以战略研究和理论研究为主,主要集中在产生背景、同城化概念与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思路与对策等定性研究,对同城化基础条件研究还较少。

  从同城化的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大多数同城化分析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随着大数据逐渐用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部分学者从同城化的部分要素开展了同城化的测度等实证研究。李星月等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分析方法,借助对客观数据的量化分析,研究温岭同城化地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吸引力强度等重要问题。钮心毅等研究发现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可以测算上海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市之间的流入、流出通勤量。研究方法从定性到定量,呈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举的良好局面。

  从同城化的实践层面来看,随着深圳积极推进深港同城化的同时,许多城市几乎同步开启了同城化模式。2005年,沈阳等七个城市共同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其他一些城市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同城化战略的概念,但通过大力发展与近邻城市的交通,事实上也在推进同城化发展。例如,2005年上海提出以虹桥空港、京沪高速铁路上海站为中心,通过地铁、城际轻轨及磁悬浮等交通方式,以打通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交通要道。过去的十多年间,全国陆续有二十多个地区开始实施同城化战略,几乎涉及中国所有城市群。

  总之,学界关于同城化的认识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实践层面,由于同城化会给各个城市带来利好,多地正采用不同模式加以推进。

  二、合六同城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发展差距大

  六安和合肥都属于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经济圈成员,但是两者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不在同一个层级。近年来,合肥经济总量一直在全省城市中独占鳌头,首位度非常高。2022年,经济总量达到1.2万多亿元,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芜湖市,是六安市的六倍。去年,合肥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2:36.6:60.2,六安市为13.4:39.1:47.5,合肥市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六安市的“一大三小”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经济发展差距大对六安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合肥作为“中心城市”对六安发展具有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虹吸效应,巨量的人口规模、优质的产业、良好的公共服务和收入分配差距等因素,六安的资金、人才(包括人口)等要素自然向合肥集聚,从目前来看,虹吸效应甚至大于溢出效应。

  (二)体制机制障碍多

  同城化作为区域一体化中的新发展、新探索和新实践,国家层面缺乏专门的指导意见或者支持文件。同城化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否则就会停留在概念上、口号中,要么只有简单的战略协议,要么只有零散的个别行动,要么只局限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同城化规划。目前合六同城化高规格协调推进机制尚未建立,省级层面仅依靠合肥都市圈领导小组协调推进。体制障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城化就是要破除过去的区域一体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当分离、要素自由流动、跨区域分成和补偿等。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同城化涉及双方利益,矛盾冲突不断,有些矛盾甚至是积重难返。如果无法在体制上有大的突破,同城化的进展将十分有限。

  三、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路径选择

  (一)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完善的交通体系是畅通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前提和基础。合六同城化取得最为明显的进展就是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积极开展合六南部高速、合肥南二环、北二环西延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基础设施联网升级。合六两市具备良好的交通基础,但距离同城化要求尚有差距。两市要着力做好规划协同,强化功能布局互动,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加快公交路线开设,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实现交通互融互通的一体化体系。注重完善与城市相连接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缩小区域内部城乡之间的交通设施差距,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供物流基础。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合六同城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协作是“重头戏”。两市应该基于资源禀赋、优势劣势合理进行产业分工定位,共同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合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如此,政府还应加强两市产业互补、链式发展,鼓励合肥向六安疏解非核心功能,准确定位城市的产业发展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区域间产业同构化问题,降低因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产生的生产要素内耗和外流。鉴于合肥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很强的产业竞争力,六安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施“错位发展”主动融入合肥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建设智能电动汽车配套基地,推进两地高端产业协作配套发展。继续深化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区合作。积极共建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打造产业合作“飞地”。合肥产业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研发资源,应充分发挥科技产业的人才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盘活人才资源,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多种技术协作模式,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条件下,聚合人力资源和优势技术,建立产学研用研发中心,形成有利于产业融合的社会科技环境,实现生产知识和资源产业化。

  (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在同城化进城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打破阻碍合六同城化的行政壁垒,为推进同城化搭建更高平台。两地要建立高层级的对话协商机制,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必要时省级领导的直接参与可以减少同城化合作的地方阻碍因素, 有利于快速协商达成合作目标。重点推进两城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内容的“一网通办”尽快实现。推动两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公交乘车、轨道交通、旅游观光等居民生活场景“异地同城待遇”,实现两地“一码畅行、通域合作”。合理配置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推动教育服务一体化,通过建设分校区与分院区、校校结对等措施,促进两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推进网格化城市医疗联体建设试点,实施两地三甲医院与其他医院建立对口支援、 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制度,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并加快两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保卡互认互用进程,实现跨地区、跨机构就医“一码通”。文旅体育方面,增加同城化范围内文化体育设施的分布密度,共同建立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库。同时打造联动两市的精品旅游路线,推出重点文旅项目,实现客源互送、跨市互游。

  (四)建立激励机制

  同城化推进速度慢、合作难度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合六同城化从最初的“合六巢”到合肥都市圈,再到合六同城化,合作程度日益紧密,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同城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还有很大差距。探索建立同城化推进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是一个新思路。激励机制包括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对于政治激励, 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前提下, 增加同城化合作效果的相关政绩考核。对于经济激励, 要从经济层面建立项目财政补贴、项目运转基金等经济激励制度, 这对于“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框架下的同城化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有效避免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刘家莉,吴雅,刘秀华.基于多源数据的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现状探究——以成德眉资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5(1):123-138.

  [2]张懿玮,刘士林.同城化的中国实践、概念阐释和政策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23,(2):33-44.

  [3]马学广,窦鹏.中国城市群同城化发展进程及其比较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5):105-115.

  [4]毛建民.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沪苏同城化路径[J].中国外资, 2022,(13):64-66.

  [5]傅娟,耿德伟,杨道玲.中国五大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审视及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0,(6):101-110.

  (本文系2022年度六安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