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六安社会科学网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决策咨询

加快推进合六交通一体化发展夯实同城化基础支撑六安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的建议

浏览次数:322   发布时间:2024-12-03

高万春葛桂村(六安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处)

  2016年5月11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合肥都市圈,标志着合肥都市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为构建以合肥为中心,安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都市圈。六安市地处皖西,是合肥都市圈主要成员,定位为合肥市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合六同城化是六安市打造副中心城市、合肥市巩固中心城市地位的主要路径。

  一、合六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现实需要

  2021年10月,省委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着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一圈五区’发展格局,引导各区域鼓干劲争上游、创一流。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加快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韩书记指出“六安市作为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定位,坚持与合肥错位布局、互补发展”。2023年9月15日,合肥六安两市党政代表团召开座谈会省委常委虞爱华指出常怀“饮水思源”的感恩心,增强“共建老区”的责任感,推进两市合作共建。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合肥、六安两市市委市政府积极部署,定期召开对接协调会议,研究合六同城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将合六交通一体化发展纳入重点研讨内容。

  二、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具备深厚发展基础

  一是六安融“圈”区位条件优。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翼,靠山抱湖、临江近海,定位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襟江济淮、连豫望吴,定位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节点城市。两市位置紧邻、区位相同,主城区相距仅40公里,是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区位基础最好,一体化交通地理条件最优的区域。

  二是合肥城市发展外。六安市总人口约为合肥市一半,经济总量仅为合肥市六分之一。六安市城镇化率50.5%,低于国家平均水平(65.2%)14.7个百分点,合肥市城镇化率84.64%,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合肥市城镇化率已达发达城市平均80%指标,城市发展溢出效应即将逐步显现,合六同城化交通一体化战略实施时机已经成熟。合肥市拥有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10个。合肥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及一个省级开发区均位于合肥市西部城区,紧靠六安。六安市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6个。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舒城经济开发区东出合肥,围绕合肥市布局产业。

  三是两市主导产业联系深。合肥市主要产业在全国占有优势,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国10%、光伏玻璃产量占50%、液晶屏占20%、光伏组件占20%、家电占15%、新能源汽车占10%。合肥有新型显示器企业200多家、中国声162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400多家、新能源汽车10整车1200多家配套企业。我市规划主导产业定位为合肥市主导产业做好配套,主要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等。两市产业融合发展中,产业互补和配套的格局在不断优化。

  四是两市交通互基础好。“十三五”以来,六安、合肥两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合肥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向都市圈副中心城市辐射的趋势。六安市综合交通发展能级水平不断提高,公、铁、水、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两市均处于沪陕通道和沪汉蓉通道上,两市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等国家级综合交通通道已基本建成。在国际运输通道层面上,两市共用新桥国际机场,海港主要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宁波港和江苏沿海港口。下一步应紧抓引江济淮通航机遇,整合六安港口资源配合合肥港打造江淮联运中心,“借港出海”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三、主要举措

  总体来说,基于合六两市区位、人口、经济、产业、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条件,为满足合六同城化发展需要,合六交通一体化应实现如下目标:基本建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干线快速公路网体系全面建成,两市主城区实现快速联通,六安市域实现主城及县区中心区域快速路网连接。轨道交通组建成网,深度联系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活跃地区。六安市基本形成“三横”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和“一港五区”港口功能布局,接引江济淮工程淮南段、合肥段,与合肥港共建实现江河连通、通江达海。建成金寨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六安直连新桥国际机场通道,有力支持临空经济发展。到2030年,合交通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立体互联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对交通一体化出行体验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体系。两市快速网、干线网、基础网全面连接,实现两市全域交通协调发展,全面支撑合同城化建设。在推动实现以上两市一体化交通主要发展目标过程中,坚持做到如下四点:

  (一)关注“两个体验”,围绕“两个短板”,推动合交通一体化建设。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更优质的交通服务来助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是交通事业的发展目标。一是关注“两个体验”。合六两市居民从一体化交通中感受到“同城化”出行品质是合六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六两市市场主体从“一体化”交通中感受到“一致性”运输效能的评价,是合六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发力点和绩效点。一体化交通建设事业应以高效率服务市场主体,适配和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经营潜力,提供最优运输效能为目标。二围绕“两个短板”。六安市交通建设发展相对后,需要加快发展。机场建设方面,两市按照省“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和五大通用机场群建设目标,统筹推进建设。当前我市交通运输的短板在于轨道和航道发展,我市需要在轨道交通和高等级航道建设方面充分发力,推动两市轨道联通,航道联网。三是加快实施合同城化交通一体化发展。从交通发展水平看,合肥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发达,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现以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全力推进“1155”大交通建设计划。合肥都市圈正在以合肥市为中心形成交通辐射网,有力推动了都市圈发展进程,应借势发力积极推动合肥六安两市交通一体化发展,奠定合六同城化交通基础。

  (二)构建“双三角”通道和“双核心”枢纽的交通大框架,统筹对接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六安市交通区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处于主轴通道之一长三角至成渝主轴通道上。一是打造“双三角”通道和“双核心”枢纽。以G312为主轴,打造六安-霍邱-金寨(叶集)、六安-霍山-舒城两个三角形运输通道,构建以六安城区、金寨(叶集)为两枢纽(详见附图)。二是统筹对接合肥综合运输体系。一体化交通服务同城化发展,不仅需要合肥统筹布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留出交通“接口”紧密衔接六安,更需要六安自身练好“内功”,大幅提升市域内部运输通道和枢纽服务能级,才能“活血化瘀”支撑合肥市各项资源要素充分畅流城大地,才能有力支持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战略,实现我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健康基地、旅游强市等跨越发展。

  (三)加快构建大容量快速化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快速路建设。快速公路中央分隔、出入全控,可以分离过路车型,各类车辆可以较高速度行驶,显著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应加快G312合六段快速化改造,快速连接合六安主城区;加快G206肥西舒城段快速化改造,快速连接两市经济活跃地区。二是加快推进轨项目建设。轨道交通是一种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建设和功能分区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轨道交通延伸之处即为城市核心区域影响之地。应加快推进合六市域(郊)铁路线建设,加紧研究合肥三河至万佛湖至霍山市域(郊)铁路线前期研究。三是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推进G4222和襄高速公路建设,推进S48合六南部高速、S20长丰至固始高速、S19淮桐高速等项目建设,实现六安合肥两市之间高速互联互通。以上均为合六同城化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应集中全力,稳步推进,尽早建成。没有标志性交通工程,就没有一体化交通体系;没有一体化交通体系,就不能实现合同城化。

  (四)省级部门指导、地市高频联动的顶格推动工作机制。合肥六安两市区位相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长期以来双方结合自身发展,主动对接协调了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的发展。虽然两市紧邻相依,发展互补,但是情不同、定位不同,需求也是不尽相同,在不少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松散化、被动化的工作推进局面,阻碍了两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合作发展。合六同城化是更高层次的合肥都市圈城镇空间布局,一体化交通工程建设、运输管理、交通执法等目标要求更高、任务更多、影响范围更广,需要两市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接,密切沟通,全力配合,更需要省级层面建立高位推进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制定系统督导工作制度,才能保障一体化交通各项举措落地实施。

  四实施保障

  合一体化交通建设思路和建议的研究期限至2027年,展望至2035年。建设期限长、规模大,协调事项多,推进难度大。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级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推动合六交通一体化战略发展领组,省级交通、发改、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和合肥、六安两市政府为成员,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

  二是注重规划引领。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十五五”规划谋划窗口期,加强与国家和区域相关发展规划的对接,将能够推动六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项目,纳入国家、区域层面规划,在更高层面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补助,统筹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建设。紧抓上海松江区对口合作机遇,将合六交通一体化项目纳合作事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六交通一体化项目的空间预控;将有关项目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1:六安市“双三角”通道和“双核心”枢纽交通框架图示

image.png


  附件2:合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项目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注:项目投资数额为估计值,具体数值以实际发生费用为准。

  (本文系2022年度六安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加快推进合六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