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六安社会科学网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决策咨询决策咨询

乡村治理的博弈与团结:以叶集“无事”找书记基层治理实践为例

浏览次数:88   发布时间:2025-05-12

许君(市委党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叶集“无事”找书记基层治理探索的缘起

  六安市叶集区位于豫皖交接,紧邻大别山。区下辖的洪集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全镇户籍人口4.5万人,其中农村户籍4.1万人。随着我镇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主粮种植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解放出大批劳动力。其中年轻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留守在家的群体出现了土地流转了,劳力无事去打牌;孩子上学了,妇女无事去八卦;老人无人陪的基层社会治理陷入“闲”和“散”的困局。2021年叶集区选择3个村试点实施乡村社会治理“1114”工程,即一张网络(视频服务网)保平安、一个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促和谐、一个超市(新风超市)激活力、四支队伍(文化宣传、纠纷调解、为民服务、考核评价)优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探索出了“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并率先在会馆村进行试点,主要目的动员和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而不愿就业或就业无门的群众,积极就业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和组织有一定技能而闲来无事的群众,并根据他们的意愿,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求。

  二、叶集“无事”找书记的运行模式及治理效果

  叶集“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党的领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高度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实现书记真的“无事”,打造社会文明和谐富裕的新时代基层善治。通过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组织利益协调处理评价机制,进而全方位维护基层群众利益,最终实现基层矛盾和问题的化解。这也是“无事”找书记的基本内涵。通过“无事”找书记即让群众都忙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自己生活都丰富了,最终“无事”找书记;也把村干部从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发展,让村书记“无事相扰、有所作为”。

  叶集在各乡镇通过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推广,不仅建强了村级组织、组织动员了群众、拓展了公共服务,更塑造了文明乡风、促进了和谐稳定。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开展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村民的责任感明显增强,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些乡贤和能人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为本村做贡献。总之,“无事”找书记在实现广大村民“闲时有去处、精神有寄托;忙时勤种作、收入有来源”的村风、村貌显著改变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向发展。

  三、叶集“无事”找书记基层治理的困境及改进措施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还在不断创新和总结阶段,真正走向成熟乃至在全国广泛推广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困境和难题,如:一是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传统习惯难以短期改变,网格员和群众习惯于电话或微信联系,部分办结事项在平台上没有体现。群众虽然下载了APP,但使用率相对较低,主要依靠网格员人工录入信息,与智能化数字管理的目标还有差距。平台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模块还不能使用。系统稳定性有待加强,有时大屏出现黑屏、网络信号差。二是网格员队伍水平不高。网格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虽然协调处理能力比较强,但对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的管理使用存在困难、接受较慢。对“无事”找书记APP的宣传推广还不够充分,网格员没有完全“动”起来,群众也存在“看热闹”的心态,工作压力没有层层传递下去。三是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无事”找书记工作推进缺乏“主线”,区直各牵头单位各管一块,没有形成有效联动,乡镇和村级组织的各类活动,水平有限,内容更新不够,群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无事”找书记党建品牌的潜力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

  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

  一是推广平台,培训队伍。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战略部署,各级干部要以实干作风扎实推动平台建设,利用好微信群、“板凳会”、宣传栏和“大喇叭”等各种渠道,进一步宣传推广“无事”找书记APP的下载使用,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强化网格员队伍培训,收集闭环服务流程中的突出问题与“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结合现场演示,“手把手”进行教学,提升综合素质,确保网格员队伍能干事,干实事。加强宣传,提高年轻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让“无事”找书记通过更新更快更时尚的渠道发展壮大。

  二是提高就业,加强产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掌握区内就业信息,实行信息发布、意向收集、岗位推介、送人到企等全链条服务,帮助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稻虾产业,扩大水面,升级技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建立更加广泛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三是化解矛盾,稳定信访。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做到“回应一个群众的信访诉求,排查一个群体存在的风险隐患,解决一件纠纷矛盾,促进一类问题纠纷的调处化解”。关注群众诉求的排查化解,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势,紧紧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及高发矛盾领域,深入开展“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由各包村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村组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将问题在萌芽阶段化解,避免将小事拖大、将大事拖炸。

  (本文系2022年度六安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沟通理性视角下基层赋能治理的博弈与团结——以叶集区“无事”找书记为例”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