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六安社会科学网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决策咨询

高质量“产城才”融合提升合六同城化发展的报告

浏览次数:3025   发布时间:2024-05-11

王永(皖西学院)

  新时代六安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加快产业项目投资建设,增强工业产业“骨架”,丰富服务业“血肉”,促使六安市昂首阔步迈向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当前,六安市同时处于合肥都市圈、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多重经济辐射区,是沿江高铁、公路的重要站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机遇和长江经济带巨量人口流动、资金流动和产业流动,为六安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合肥经济体量稳步提升,逐步展现溢出效应,六安市作为合肥都市圈的重要卫星城市,如何利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优选符合本市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站稳产品供应链关键位置,如何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红利”,深挖技术、人才和产城融合发展护城河,是六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六安市经济规模取得跨越式发展,城市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拥堵、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逐步显现,产业经济“面大低”的局面依然突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缺乏创新动力等问题依然严峻。合六同城化发展虽然提出多年,但是执行力度存在六安热合肥冷的现象,尤其是大产业项目、城市配套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和“应用好”的难题依然突出。

  1.产业经济质量和等级不高

  六安市经济发展总体存在产业等级较低、产业规模不大且创新能力弱、产业经济比例不协调等现状,尤其是以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产业经济存在较大短板。虽然六安同时处于合肥都市圈、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辐射作用下,但是从以上三大经济区吸引大产业项目的能力不够强,甚至可能成为仅仅给经济圈内中心城市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产生产地。在当今强调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谋求合肥等周边区域内大产业项目的上下游配套项目,以及利用上海与六安对口合作发展的契机大力吸引大产业项目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六安虽然处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但是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带来的产业项目较少。此外,当前国内经济整体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小规模企业普遍存在利润偏低、融资困难等情况,在增强中小规模产业项目创新能力,向“高新特精”方面发展方面存在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不够充分的现状。而对于已经跻身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各类产业项目,在进一步增强其创新能力,强化/扩大相关产品在供应链的话语权方面存在人才短板和技术瓶颈。

  2.城市建设、治理质量不高,教育医疗公共资源紧缺

  合六同城化建设首先应该是城市建设和治理方式的同城化。当前,合肥市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好、医疗教育愈发齐全,城市吸引力比六安强。但是合肥市也存在房价较高、教育资源紧张、通勤压力大等问题。如果六安市在城市建设、教育医疗配套设施超前布局、加速发展,尤其是靠近合肥地区的相关城市建设更加完善,例如进一步强沪陕高速、G312和S329等交通要道建设和管理,将进一步提升六安市的城市吸引力。但是,目前G312合肥段预计将于2025年通车,在一定程度延缓合六同城化建设目标实现。作为合六南部通道的S329虽然已经建成通车的,但是自S329与梅山路交叉口到S329与肥西汤口路,总计54公里的路程上分布39个红绿灯,严重削弱了道路通行效率。此外,合肥近年来在文化休闲、绿色环保方面投入巨量资金,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合肥样板”。而六安市虽然坐拥大别山绿色生态宝库,但是在城市生态旅游基础建设、省内外宣传方面存在较大短板。

  3.高素质人才引进及高效利用方面效能不高

  党的二十大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吸引各种人才共同加强六安发展是当务之急。近年来,虽然六安施行了“鸿雁回归”等计划,但是依然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尤其是各领域大量技术能手、创业青年依然选择前往沪苏浙等发达地区谋求发展,同时高级别技能人才、高水平专家很少回到六安工作。近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很多技术能手、创业青年在沿海发达城市也面临较大的生活、就业压力。如何制定合理政策,吸引一部分人才返乡创业,既能让其继续发挥技术人才特长、也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促进城市发展,从而持续增强相关企业的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另外,高新技术人才引领行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不够清晰,带动作用不强,部分人才“人-岗”错位,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做到“用事业吸引人才、用制度汇聚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的长远规划,需要在政策上持续发力。

  二、对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中人才资源的竞争将成为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增强产业和城市协同发展,不仅能给创新提供“土壤”,更能为人才“生根”提供充分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因此必须坚持“产、城、才”一盘棋协同发展思路尤为必要。

  1.深挖技术护城河,谋求/夯实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位置

  当前六安企业为各类产业链中提供产品,但是受限于前期发展,很多企业对于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深挖技术潜力,存在畏难思想。因此迫切需要做到:一是解放思想,对已经投产的产品相关设计和制造技术进行深度剖析,破除畏难思想,拥抱“小创新、大提升”的思路,将量变引起质变的理念作为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工作方法。二是将“小创新”、“小改造”纳入企业效能评估和质量考核,为改进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人员提供内在动力。在政策引导中将技术创新作为衡量企业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的关键因素,同时为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供融资和政策支持。三是谋求广泛的技术合作,整合人才资源和技术能力,将周边一切能够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资源充分利用。六安市四所高校是人才汇聚地,需要进一步整合企业和高校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缩短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信息差,切实做到“企业有需求,高校来答题”。四是充分发挥“人才红利”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人才发挥“企业特派员”能效,建立“企业特派员”的职业素养提升通道,通过政策保障将优秀特派员纳入职称评审、干部提拔优先通道,进一步增强其职业获得感、自豪感。五是在引进企业来六安发展时,考虑将高校纳入对企业技术支持范围。虽然当前六安高校人才也存在“理论高于实践”的情况,但是可以安排合适的高层次人才进驻企业,从跟班学习到技术专家精心培养,大力培养属于六安本地的高技术人才,为后续深挖产品技术逐步打造相关产业链集群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2.加快高质量产城融合布局,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土沃壤

  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只有将人的生活安顿好,才能为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提供助推器。当前,六安市所处经济圈中,东有沪苏浙发达地区城市和“国家科教城市”合肥,西有“国家级中心城市”武汉,六安市在产业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对于区域外人才的吸引力较低。对于提高城市吸引力,需要做到:一是持续加强高质量产城融合发展,在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教育医疗保障方面超前谋划,提供高质量服务,用高性价比生活质量切实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快通勤效率是促进合六同城化的第一步,例如合六南部通道S329可以参考山东威海网红路线“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设计,尽可能地减少红绿灯,在非关键路口仅设置安全提醒,进一步增加道路通行效率。二是提升城市治理能效,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从宣传、治理两方面同时出手,引导城市居民从情感和理性上认同有序文明交通人人有责的理念,同时也从制度上规范乱行乱停的不文明行为,增强城市软实力。三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大别山区域良好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需要的生态需求。四是增强文化感染力和传播度,持续提升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内涵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红色文化传播,打造六安市“红色文化+生态宜居”旅游/旅居名片。五是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在政策和行业规范方面提升工业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等全领域服务质量,打造舒心工作生活城市样板。

  3.高效开展筑巢引凤工程,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长期稳定的人才政策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障,一是要根据城市长期发展规划,从不同维度前瞻性地研究六安市各行业发展特征,尽快梳理各行业人才需求,构建人才资源数据库,在全市一盘棋的政策引导下大力吸引、培养、发掘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资源优势。二是用政策汇聚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切实破除唯学历、唯资历的老路子,制定务实的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创新成果。在生活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住房安置、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让引进来的人才能够安心生活。三是加强地方和高校的交流合作,根据城市长期发展规划,梳理地方紧缺人才目录,联合高校改革专业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人才直培模式,缩短产生人才红利周期。四是挖掘高层次人才存量资源,将六安市四所高校高层次人才库纳入六安市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充分调动属地高层次人才资源。例如皖西学院近年来大力吸引近200余名博士来校,且当前拥有340余名博士和350名高级职称教师,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充分挖掘这部分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及其在学术圈内的人际资源。五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在政策和资金上资助引导高校和企业之间采用“校聘企用”联合招聘的模式,更加畅通“高校-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充分发挥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发挥企业在市场中对技术的敏感度,将高层次人才融入生产一线,缩短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周期,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结语

  高质量“产、城、才”三者融合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三者的高质量融合必须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的立体贯通,才能形成城市、产业、人才相互交织整体提升的发展路径。立足六安当前发展现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实现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合六同城化发展契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及长江经济带带来的区位优势和巨大政策机遇,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方面引导企业在技术上脚踏实地深耕细作,挖深技术护城河,积极占领供应链关键位置,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超前谋划,打造生态宜居六安样板,在人才政策方面保持高效,久久为功,早日实现六安高质量发展目标。

  (本文系2022年度六安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高质量产城融合对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的研究” 成果。课题负责人:王永;课题组成员:万青、朱旺生、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