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在凤阳,这句话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还有三个数字与之佐证:9米、12米、24米。以明中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对城市建筑依次限高,践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融合的理念,提升了明中都城在凤阳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核心价值。
在这座很难看到高层建筑的城里,高度的限定,却带来了宽度的拓展,这个“宽度”就是来访者的视野。一条纵贯全城的、6170米的中都城中轴线,连接古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人们的凝望中越发清晰。
感受创造力
提起中轴线,经典案例在北京。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
凤阳明中都城,这座明初第一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北京故宫的“蓝本”,同样留下了一条中轴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凤阳明中都宫城内的水系布局以及河道、桥址的位置、规模和基本形制,确证了前朝宫院与午门之间连廊的存在,揭示出前朝宫院西南角廊庑的建筑布局,修正并极大丰富了对于明中都宫城内中路建筑布局的认识。”明中都考古项目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王志说,今年将重点对前期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
透过几代考古专家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著述,今天的人们,可以在脑海中清楚勾勒出那个极具创造力的图景:明中都城整体呈长方形,布局严格遵循传统的中轴对称,南北向中心轴线贯穿主要的城门、金水桥、宫殿、苑囿、凤凰山系,自南而北的建筑有:洪武门、洪武街、大明门、承天门、外金水桥、午门、内金水桥、奉天门、三大殿、后宫、玄武门、苑囿、宝盒山、北安门等。中轴线两侧建筑对称排布,继承了“左祖右社”的形制。大明门南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副中轴线“云霁街”。
呈现亲和力
“北京中轴线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于明中都同样是一个好消息。”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如亮说。而这一条明中都中轴线,以及它所串联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点,未来会怎样呈现呢?
站在洪武大道与云霁街的交叉口向北看去,是明中都的承天门遗址。去年9月,凤阳明中都承天门保护展示项目方案获得批复。今年下半年,工程正式开工。“承天门”,未来将在遗址保护棚罩中展现“真容”:中空城台部分展示考古遗址,城楼部分采用实物结合声光电方式,展示承天门及明中都部分重要建筑的建造过程及建筑特色。
2017年,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成为安徽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遗址公园范围内,一轴(中轴线),串起了“一心”(奉天殿)、“两带”(宫城城墙和护城河、禁垣城墙)、“四区”(御苑、内廷、外朝、禁垣)、“九点”(午门、西城墙、金水河、护城河等)。遗址展示的重点,融入城市总体规划。
蒙城县尉迟寺村留下了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城”;而明中都作为格外重要的都城类遗址,则是安徽另一张关于“城”的亮丽名片。郭如亮说,这座“城”,最终的目标是要向市民和游客实现全区域开放。从景观的优美到历史的厚重,他希望为游人带来由浅入深的体验。
涌动生命力
“建造‘方城’与‘中轴线’,堪称中国人几千年来筑建家园所遵循的理念。”在考古专家阚绪杭看来,城址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轴线则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的哲学思想。一座城因为两条轴线带来优美和谐的“理想布局”,其中哲学和美学融入了普通人朴素的生活体验。
孙家林是凤阳县博物馆的巡馆员,也是馆内的义务讲解员。他说自己特别愿意给游客推荐“大明门”,因为那是主轴线与副轴线即洪武大道与云霁街的垂直交叉处。“身处这处‘坐标’,我们可以‘入城’,可以初步了解整个明中都的布局。”孙家林希望将这座曾经的“理想都城”介绍给更多的观众和游客。
副中轴线自东向西构建了鼓楼、中都国子学、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钟楼6座建筑。在云霁街一端的鼓楼下生活了30多年的钱芬,对家乡的每条道路、每条街巷如数家珍。她家的店铺位于副中轴线的尽头,成为游人打卡的“坐标”之一,文旅融合让她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家乡扬名,兴业安居,熙然而乐,这是他们的“理想生活”。
深入挖掘明中都历史文化遗存,逐步推进复原展示与活化利用,重新恢复洪武大道、云霁街主副中轴线主要附属建筑,再现“两楼三门三庙”最美都城中轴线,不仅给到访者带来更多惊喜,也让家乡人深感自豪。
(《安徽日报》2024年8月29日第05版,原标题:一条中轴线,贯穿“理想都城”——探访明中都系列报道之一,记者:晋文婧)
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和谐之美
——以故宫古建筑为例
古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中轴线建筑透射出来的和谐之美。《建筑——和谐之美》为古都文化丛书之一,2023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多角度出发,以包括中轴线建筑在内的古都建筑为对象,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和谐艺术与文化。
《建筑——和谐之美》 周乾 著 北京出版社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包括天安门、故宫、景山、万宁桥等遗产建筑,全长7.8公里。其中,故宫(紫禁城)建筑群为北京中轴线建筑的核心。故宫是明清皇宫,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古建筑的和谐之美,主要表现在布局、造型、色彩、文化等方面。
一、布局和谐之美
紫禁城古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朝后寝”,并透射出和谐之美。
紫禁城古建筑群 图片均选自《建筑——和谐之美》
“背山面水”即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北京城内本没有山,明永乐年间营建紫禁城时,拆毁元朝宫殿的大量渣土无法处理,于是把这些渣土堆积成山,在其上广植树木,并称之为“镇山”,以灭元朝王气。镇山在清代改名为“景山”,并一直沿用至今。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与此同时,紫禁城内有一条长河,名为内金水河。内金水河经城隍庙蜿蜒向南,一路弯弯曲曲,过武英殿转而向东,过太和门、文渊阁,从东南角楼下流出紫禁城。内金水河与景山相呼应,形成了有山有水,山水协调的审美意向。
“负阴抱阳”即紫禁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老子《道德经》载:“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就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这种布局形式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周易》载:“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意思就是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因而从一定角度而言,“负阴抱阳”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形式。
“前朝后寝”即从建筑功能分区角度讲,紫禁城的布局包括前朝执政区和内廷生活区。
前朝三大殿占地面积大,在紫禁城内自成一个庞大的格局。三大殿采用高达8.13米的三层台基,可突出建筑的雄伟、高大,形成与紫禁城内其他建筑显而易见的对比,突出其非同一般的地位。不仅如此,三大殿建筑富丽中见典雅,精美中见端庄,凸显出天子的威严。三大殿不但是紫禁城的中心,而且也是北京城的中心,其中轴线南迄永定门,北至钟楼,成为一条笔直的中线。在这条轴线的两旁,依次对称而又有序地排列着功能较为次要的建筑。内廷生活区对称布置,纵向排开,以东西六宫最为明显。这些建筑以东西二长街及各宫前巷道纵横分隔,构成了条条街巷、座座门墙相通又相隔的布局。每座宫殿平面呈正方形,周以每边长约50米的高墙,布局为两进院的三合院形式,前殿后寝,均有配殿,严格对称。东西六宫与三大殿形成刚和柔、阳和阴的和谐统一之美。
二、造型和谐之美
故宫古建筑台基、斗拱、屋顶等构造,造型美观,互为协调,透射出建筑整体造型的和谐之美。
古建筑屋顶的仙人走兽 图片均选自《建筑——和谐之美》
故宫古建筑一般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之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筑本身的稳定及建筑防潮,而且能够体现出宫殿建筑的高大与威严。如作为皇帝执政的代表性建筑,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台基做法,为我国古建筑台基工艺的最高等级,即采用三层须弥座叠加而成,称为“三台”。三台的周围为石质须弥座,上表皮为地砖,而核心部分则为分层夯实的灰土。在每层须弥座上,横卧地栿,地栿之上为望柱,望柱间安装有栏板。每段栏板的地栿下方有小的圆形排水口,且在望柱位置伸出圆雕的龙头。前朝三大殿共有排水龙头1142个,雨季时节,每个龙头可产生良好的排水效果,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而在晴天时,阳光的照射下,层层叠退的白石座上有千百个清晰的龙头投影,犹如色彩明快的水彩画。台基龙头造型的排水兽与建筑的庄严华贵氛围相协调,使得整座建筑产生恢宏的艺术效果。
斗拱是我国特有的古建筑组成部分,是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的由斗形、弓形的木构件在纵横方向搭扣连接,而后在竖向又层层叠加起来的组合木构件,其外形犹如撑开的伞状。斗拱在屋檐之下,整体排列有序,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斗拱在造型上还有统一协调之美。紫禁城古建筑斗拱的统一性,表现为各构件截面形状统一,均为方形或者矩形;侧立面外形统一,均犹如倒立的三角形;斗拱位置统一,均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这种统一性在视觉上给人以抽象的整体之美。斗拱的协调性表现为,斗拱整体与上部倾斜的屋檐、下部垂直的柱子形成完美过渡,既能反映屋架简洁明确的特征,又可体现斗拱自身优美的造型。
故宫古建筑屋顶由上至下坡度由陡变缓,形成柔和优雅的曲面,各坡面相交的脊则形成优美光滑的曲线,在实用上有利于防风和排水。各脊的端部,都排放着形态各异、秩序井然的小兽,丰富了屋顶的造型,增添了屋顶的活力。故宫古建筑屋顶整体较高,有利于阳光照射到屋檐下的室内空间。而屋檐在中间平直,向两端则逐渐起翘,向天空延伸,犹如反宇之势,形成与天宇的和谐之美。屋顶琉璃瓦多为黄色,在阳光下金光闪耀,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出极其华丽而又庄严之美。
三、色彩和谐之美
紫禁城古建筑色彩的运用,不仅体现出其壮观、威严之感,还能展现紫禁城古建筑的和谐之美。对于紫禁城里的单体建筑而言,从屋顶到地面,其不同组成部分有着合理的色彩运用,并互为协调和补充,给人以整体美感。
瓦面的颜色一般为黄色,如乾清宫。《周易·坤》里有:“天玄而地黄”;意思是宇宙高深,孕育大地。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地是黄色的,因而用黄色来代表“地”。另由于土地是国家的象征,因而黄色也代表着皇帝的权力。屋顶瓦面采用黄色,寓意紫禁城的建筑为皇帝所专用,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场所。
屋檐和天花板的颜色为青绿色。青色是蓝色和绿色之间的过渡色。绿色使人想到大自然的绿树和绿草,给人以春回大地、一片生机之感。青绿色属于冷色调,其在阴影中显得空气感强,轻盈而又遥远。由于屋檐往外挑出,因而在梁枋下部及斗拱部位会出现阴影。采取青绿色的彩画对上述部位进行装饰,体现建筑的阴柔之美。
柱架和墙体颜色为红色。红色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的主色之一。红色给人充实、稳定、有分量的感觉。从功能上讲,墙体对建筑起到维护作用,柱子则是支持建筑屋顶的重要构件。可以看出,两种构件均能起到对建筑的防御、保护作用,其颜色采用红色,有利于体现阳刚之气,并表达护卫皇家建筑之意。地面的颜色多为灰黑色。这种颜色位于各种色调中间,无声而隐退地与各种色相结合,并融合于各种色调中,形成了很好的补色效果。
对于紫禁城古建筑群而言,其整体色彩还体现为多方面的和谐运用。
色彩协调。宫殿建筑在殿外采用红、黄为主的暖色,而在殿内采取以青、绿为主的冷色。冷暖色调的协调,不仅有利于突出建筑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整体外部空间的立体感,以及建筑室内的舒适感。另外,冷暖色调的协调运用,使得建筑外部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反射效果,而建筑内部则产生吸收效果,使得建筑使用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这样不仅利于突出建筑的艺术之美,而且保持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和谐。
色彩互补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建筑的整体形象,突出建筑的功能,同时满足人体视觉的平衡。紫禁城古建筑群在一些部位巧妙地使用了色彩互补方法。如宫墙的红墙与黄瓦之间采用了绿色的冰盘檐。红、黄均为暖色调,寓意紫禁城身份的威严。通过冷色调来进行过渡,使得红、黄两种色调的衔接不再显得生硬。
四、文化和谐之美
故宫古建筑的文化之美,融于北京中轴线建筑中,形成文化和谐之美。其中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中轴文化、礼制文化、“天人合一”文化等。
从中轴文化角度而言,“中轴”源于“中”,后者有“中间、中央、核心”的含义。先秦《吕氏春秋》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可反映“中”在营建都城、宫室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中轴”则是指南北方向的正中心连线。我国古人根据对天文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归纳,将自然规律与营造法则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南北方位比东西方位更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白天可以根据正午时太阳的投影方向,确定南北方位(正午时太阳一般在正南或正北方位);而晚上则可以根据北极星的位置,找出南北方位。中轴线上的重要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向布置。先秦古籍《易经》之“说卦传”载“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可反映中轴方位(南北向),是古代帝王推崇的方位。相应的,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在古代均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体现出其中蕴含的中轴文化。
北京中轴线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秩序、礼仪和道德观念。如天安门的名称,与《尚书·虺仲之诰》之“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密切相关。“天安”是指帝王敬重上天,敬重自然,才能巩固统治。又如地安门的名称,与《资治通鉴》卷二十二之“天平地安”密切相关。“地安”是指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再如故宫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乾卦第一》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贞”。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和”的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即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还如永定门之“永定”,意为“永远安定”,且较早见于先秦古籍《鲁春秋》中。由上可知,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命名,包含了丰富的礼制文化内涵。
北京中轴线各个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点,多为龙头形状的装饰,称为正吻或螭吻。龙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灵,它具有沟通天地的神奇能力。把龙的形象放在建筑最高位置,体现了古人的深厚寓意,即追求天地宇宙和谐统一的崇高性。又如,各个古建筑的屋顶垂脊端部,都有数量不等的神兽造型。它们或能上天入海,或能驱邪避灾。而在垂脊最前端引路的,则是一个仙人骑凤的造型。这种造型,犹如万种生灵在仙人带领下,与上天融合,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以达万物平安祥和。再如,古建筑的屋檐一般由中间向梁端逐渐起翘,称为“反宇”。古人认为,“天”为凸形,为阳。反宇使得建筑屋檐形成凹形,与凸起的天宇形成一阴一阳的巧妙融合。大屋顶以反宇形式承接天空,寓意古人对上天的敬仰,较完美地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
综上可知:以故宫古建筑群为代表的北京中轴线建筑,在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建筑文化等方面透射的和谐之美,是古都北京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和谐之美》一书,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解读。这些宝贵的人文财富,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光明日报》2024年8月29日第11版,作者:周乾,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